王鸿祺教授(1913-2014)是我国工业发酵专业建立之初著名的“五驾马车”之一。他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坦荡豁达的一生,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生。
乐观豁达 百岁正寝
王鸿祺 1939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农业化学系,1947年起任贵州大学副教授。解放初期不幸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一条腿,政府给予他“残废革命军人”待遇。王教授并未因此而沉沦,镇定而豁达使他渡过难关。从此,一条铝合金义肢和一根拐杖成为他一生的“标配”。
因工作需要,他的研究方向与发酵工程和装备相关,需要经常去企业、工地,时常出差。走路缓慢,特别是在现场,包括上下楼梯诊断工程问题,难度就非常大了,但这些从来都难不倒他。他的腿从根部截断,穿裤子要先套好义肢,前前后后要花近一个小时。有时出差上飞机忘带“残废革命军人”待遇证,安检员不放心,则单独检查也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国内宾馆卫生间连抽水马桶也很少见,上厕所前一定要事先给他准备一只方凳,放倒后才能方便。改革开放初期,像他这样的老教授可是个大人物,但就是这样的条件,这样的困难,他完全不放在心上,年纪很大了照样乐此不疲地在全国各地搞科研、搞产业转化、开会沟通,作大会报告,甚至去国外演讲。
王鸿祺教授的精神就是典型的不向命运屈服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与王鸿祺教授相同的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亿万人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是当代中国崛起背后的真实写照。
时任江苏省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同志看望百岁王鸿祺教授
王鸿祺教授一生乐观豁达,从来不为金钱束缚。他积极进取,心态阳光。他是个大教授,但在家时,常常一手抓着大葱,一手拿着馒头,沾点酱,吃的津津有味。失去一条腿反而使他活得更加潇洒,三句话离不开工作。身体十分健康,思维十分敏捷。九十二岁时还亲自买了一套商品房,自行装修和请人监理等等。王鸿祺老先生尽管失去一条腿,仍然健健康康活到101岁,无疾而终,是个奇迹!百岁之时,江苏省常委、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同志还专程来王先生家向他祝贺!
王鸿祺教授给我们这些后辈树立了榜样!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王鸿祺教授1953年至1958年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副教授,后随迁到无锡轻工业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60年获全国教育文化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1979-1981年任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主任。王教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特别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编《发酵生产设备》、主审《发酵工程与设备》等全国统编教材,1978年受聘担任轻工业部工业发酵专业通用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培养了一批批杰出的科学技术人才,为我国发酵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鸿祺教授主编、主审的全国统编教材
王鸿祺教授是国内知名的酒精蒸馏工程的权威。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酒精蒸馏装备仍然沿袭原苏联老大哥的设计体系,采用较为保守的设计公式计算酒精蒸馏塔的理论塔板数,基本采用泡罩式蒸馏塔塔板,塔体的整体重量大,能耗高且钢材浪费多。考虑到当年苏联的酒精发酵原料主要是土豆,而我国南方的原料多为干薯片。王教授针对我国实际,对酒精蒸馏装备重新进行计算和设计。他思路开阔、创新不断,先后设计试验过斜孔式塔板、筛板式塔板和浮阀式塔板。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又研制出一种波纹浮阀塔,大大降低塔板数,提高蒸馏效率,并降低能耗和钢材消耗。他亲自组成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团队,驻扎在无锡玉祁酒厂,研制安装小型模式化波纹浮阀塔。当年县级酒厂的条件十分简陋,车间里靠近实验蒸馏塔的温度近50℃,王教授经常拄着拐杖,来到试验场地,因为无法上旋梯,只能仰着头指导学生们做实验,讨论即时取得的数据,进行理论总结。他和学生们一起在工厂食堂用餐,尽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不让学生为他的饮食起居操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1978年全国科学春天的到来,他主持设计与研制的波纹浮阀蒸馏塔和膜式蒸馏装备在江苏、四川、内蒙等地推广应用,获得江苏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以及轻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王鸿祺教授 百岁王鸿祺教授夫妇与弟子詹晓北
八十年代初,王鸿祺教授开始从事生物反应器研究。此时他已是近70岁的老人,但仍然很活跃,在国内专业领域名气很大,能争取到很多科研经费,研究创新工作仍然风生水起。他家里堆满了外文书籍、杂志,常常和学生讨论甚至争论某个国外专家的观点。一次晚上九点钟,学生詹晓北和杨晓萍(研究生)正在四楼实验室安装一套新的实验装置,未曾想老先生不顾腿脚不便,突然来到实验室,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一起讨论起这套装置的原理和性能。王教授用他那特有的身先士卒的精神感染、督促、教育年青一代。实验室刚装了电话,王教授常常晚上十点钟给学生打电话询问实验进展,有一次实验室有一个科研项目在苏北中试,而王老先生去了广州出差,晚上十点多还从广州打长途电话到苏北,了解中试研究进展。
王鸿祺(右三)参加83级硕士李建科学位答辩,1986
上世纪80年代,他作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专题项目的主持人,完成了“黄原胶生物反应器研制”项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获得好评,并获得原国家轻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当时评奖很难,一等奖几乎没有,二等奖也很少。
王鸿祺教授主持的“七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
王老先生还特别注重培养和提携年青一代科技工作者,帮助原山东食品发酵研究所的童静苹高工(原无锡轻工业学院65届毕业)便是一例。他利用在原国家科委专家身份的影响力,将童静苹带领的黄原胶研究团队引入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专题,和中科院、天津大学、山东大学以及无锡轻工业学院5家单位一起组团成为一个大的黄原胶研究团队。由于山东食品发酵研究所走的是市场经济的路子,所以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最终5家单位中最无名气,力量也最小的山东食品发酵研究所率先将黄原胶产品产业化。现在我国的黄原胶发酵产品已占世界总产量的80%,可以说王老先生为黄原胶产品推向市场间接作出了贡献。
由于黄原胶产品是一种假塑性胶体,性质也比较特殊,他还特地将刚从国外进修回来的,食工系专门从事食品胶体的许时婴副教授请来,参与“七五”科技攻关课题,并大力支助她科研经费。既帮助了许时婴老师在业务上的进步,也有助于研究生知识向产品提取和食品应用方面的拓展。
心胸宽广、爱党爱国
王鸿祺老先生在八十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时已是古稀老人。他时常跟学生谈起旧中国腐败和没落,导致民不聊生、一盘散沙,百姓受尽封建主义的祸害和帝国主义的欺凌,被新中国取代是历史的必然。共产党把沉沦没落中的中华民族带到今天朝气蓬勃的地步,其贡献无与伦比。共产党的出发点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根本的治国思想在当今世界上是非常先进的。虽然他在“文革”中也吃了些苦头,但从未听他发过任何一句怨言。他从不怨天尤人,从不消极沉伦,尽管年事已高,却永远朝气蓬勃,这是他的一个很大的优点。
2013年,伦世仪院士、学校、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献上生日祝福
他关爱学生,有些同学的名字记得很牢,甚至在他百岁之时,学生们为他祝寿,他还能清楚地叫出学生的名字,甚至弟子夫人的姓名。
王老先生心胸坦荡,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对时事颇为关心。谈中国要学习和借鉴强国之道,谈“斗而不破、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谈中国的最终崛起。也时常聊起中国五千年一脉相承的文明历史,聊太极拳中的智慧,聊儒家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他坚信“人心向背”会胜过“船坚炮利”,坚信中华民族“和为贵”的优秀文明终究会胜过西方“弱肉强食”的文明。
(本文由王鸿祺弟子詹晓北、毛忠贵教授供稿,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