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生物工程学院举办第一百零三期朱宝镛大讲堂

来源:生物工程学院   文字:徐玮琪、付雪蓉 图片:李卓凡、高欣彤 审核:程捷音发布时间 :2023-04-18  点击量:

4月17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珠江学者、逸仙学者特聘教授李文均做客第一百零三期朱宝镛大讲堂,以“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及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前沿科学问题及技术体系新变化”为题,为生物工程学院师生讲述了未/难微生物可培养研究的最新进展。讲座由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刘龙教授主持,近百名师生聆听讲座、参与互动,气氛热烈。

微生物是地球上生物量最大、生活范围最广、生物多样性也最为丰富的类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然而由于微生物的微观性,研究手段的限制,许多微生物种群还不能分离培养。在分享中,李老师系统分析了环境中制约微生物分离培养的因素,综述了未/难微生物可培养研究的最新进展,着重讲述了优化的传统培养方法及网络导向培养、膜扩散培养、微流控分选培养和细胞分选培养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并对未来的微生物分类和系统学、生态学研究进行展望,探索多技术联合使用策略,为未/难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功能验证及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在探讨交流环节,李文均教授就“人工智能能否有效帮助人类探索微生物”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出,人工智能为科研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协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人来分离菌种更具有选择性。

李文均教授长期从事高温、高盐碱、海洋等极端或特殊生境(动物肠道、植物内生、洞穴)微生物分类及系统学、生态学研究。现任国际原核微生物系统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Systematics of Prokaryotes,ICSP)国际委员,伯杰氏国际系统微生物学会(BISMiS)创始会员及秘书长。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已在Natl Sci Rev、Nat Commun、Microbiome、ISME J、Cell Reports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参与发表Nature、Nature Microbiol、Nat Commun、ISME J及其它期刊论文近40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10余部,受邀撰写新版《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20余章,专利40余件。2014-2022连续九年均入选由世界著名出版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朱宝镛大讲堂由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办,通过邀请行业内知名学者与生工学子畅谈学科前沿、分享人生经验,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启迪智慧,从而激励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理想、勇攀学术高峰。

刘龙院长主持

李文均教授分享

大讲堂现场


分享转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

科研动态--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