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

“双一流”建设学科

2025年1月8日 / 农历十二月初九

ENGLISH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媒体生工】学生和课堂才是我们工作的根

来源:中国教育报   陈献忠发布时间 :2023-11-06  点击量:

【中国教育报11月6日】编者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最高奖项。“80后”“90后”青年教师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者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但是项目团队的生力军,而且是未来继续将研究进行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要力量。本期,高教周刊特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团队中的年轻人,请他们讲述自己在参与项目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从现在起到今年年底,高教周刊还将开设阶段性栏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团队中的年轻人”,通过他们的讲述展现获奖成果建设培育的过程和实践应用的效果,以飨读者。

作为一名从事生物工程教学科研的青年教师,我参与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除了喜悦和深感荣幸,更引发了我的思考。

参与项目不仅让我学习到了新的育人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让我的教学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责无旁贷。

聚焦破解难题

在教学实践改革中提高教育教学本领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是中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学院的生物工程类专业拥有深厚的学科特色。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才培养如何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一趋势十分关键。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微生物学”和“微生物遗传育种学”的任课教师,我时常思考怎样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在许正宏老师的带领下,在教学名师团队负责人李华钟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开始参与相关教改课题的探索和实践。

很快,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主要是关于如何从自身做起,精进授课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刚开始上课时,我基本上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输出教学方式,成绩以期末量化考核为主。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我积极向教学名师请教、与同事反复研讨,还利用数字资源学习优质公开课等,不断思考,梳理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新举措。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传统的“满堂灌”式授课少了,专题研讨式授课、翻转式课堂多了;结果性评价比重下来了,过程性评价比重上去了;学生机械记忆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知识多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知识掌握得也更扎实了。

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我探索的第二个问题。包括我在内的许多青年教师,常以科研为重,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偏弱。说来很巧,我在与一家跨国头部企业的工程师交流时提出了这个困惑:能否发挥校企合作优势,通过课程联合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双方一拍即合。

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需要解决理念、方案和实施三个层面的问题。企业编写讲义、建设课程、遴选师资,提供实习场所、负责结业考评,学院组织学生、安排学时、提供教室,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拉开帷幕。几年下来,以工业微生物为主题的校企合作课程“医疗器械和制药微生物学UMCC模块”深受学生喜爱,选课人数逐年增加。企业提供的卓越工程师岗位,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更重要的是,不仅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升,入职企业的毕业生也明显缩短了适应期,实现了校企之间的“双向奔赴”。

令我高兴的是,在开展教学实践改革中产出的部分成果,总结提炼的改革举措、教学方法等,作为部分支撑材料和论据被吸纳到我们的获奖项目中,同时也为生物工程类课程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推进一体融合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锤炼师德师风素养

作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理念和新举措,课程思政有助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我所讲授的“微生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在教学团队的长期建设下,相继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称号,为课程思政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刚开始时我对课程思政毫无头绪。不过课程思政和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撑引领教育强国建设。为了厘清思路,我主动探索,与课程教学团队老师集体研讨,学习相关的政策文件,制定课程思政方案。

我们从挖掘、融入和构建三方面入手,协同发力。在资源挖掘上,立足专业知识定点、定向挖掘,结合合成生物学研究热点和微生物育种产业发展趋势,从我国和学校著名工业微生物科学家、著名学科发展历史事件中,挖掘工匠精神的典型案例;从学科热点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发展应用中,挖掘创新思维的科学典范;从众志成城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中,挖掘家国情怀的感人事迹。在课程融入上,顺应教育教学规律,找准切入口,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大纲,并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有机融入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在体系构建上,为激发更多青年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我多次在全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全院教职工大会、课程教学团队会议等不同场合介绍课程思政建设,力求构建起“三全育人”大格局和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建设,我们的这门课程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我们的教学团队和成员也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名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提供的支持环境和观念共识。同时,这一探索的成果很好地支撑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的申报,夯实了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基。

实现交叉赋能

在参与项目申报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每一页新篇章,都是在培养“宽跨融通”多元复合型人才核心理念的主线任务上不断丰富和推进。由于前期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也有幸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申报材料的撰写工作。

尽管有不少探索和成果,但如何总结经验、凝练创新点,需要花费时间不断地学习、研讨和沟通。一次专家指导会令我印象深刻:那天,我们汇报项目思路时,陈坚院士边听边记,从题目、理念和创新点等方面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项目题目的关键词“食以生强、生以食特”,就是根据陈坚院士的建议修改而成的,这也是对我们项目中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的高度总结凝练。这一点睛之笔,打通了学院、学科、专业壁垒,将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得申报材料的质量大幅提高。

参与项目这几年,是我入职后成长最快的阶段。我深刻理解了:学生和课堂是根,所有的研究成果和收获都源于这里,也当回报这里,从而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效果。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1/06/node_2.htm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1/06/content_630955.htm?div=-1


分享转发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QQ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

科研动态--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