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2025-2026学年学院学科竞赛工作,进一步强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实效,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生物工程学院于9月29日在1B103教室举办“创生未来”创新创业训练营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会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启动仪式。学院学科竞赛分管辅导员周杰、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获奖学生代表及学院本科生共2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会上,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国家级一等奖获得者杨博宁首先作经验交流。他围绕参赛目的、赛前准备、赛事推进与赛后总结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参赛历程,并针对实验报告撰写和PPT制作等关键环节提出具体建议,为拟参赛同学提供了实用参考。
随后,同获科学探究类国家级一等奖李佩琪进行竞赛成果展示。她以获奖项目《花椒麻味感知的中枢机制研究》为例,生动再现答辩路演实况,并从团队组建、任务分配、难题应对及项目推进等角度分享了参赛体会。
创新创业类国家级一等奖获奖代表王青雨分享了参赛心得。他详细阐述了科学探究类与创新创业类两大赛道的差异,结合自身项目特点,从创新点挖掘、逻辑框架构建、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备赛要点。
最后,周杰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向第十届获奖团队表示祝贺,并动员学院在读本科生积极投身参与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他强调,要充分利用学院一流学科平台资源,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注重培养科学创新思维,激发潜能、勇于探索;同时保持积极竞赛心态,珍惜备赛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通过赛事历练为未来科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生物工程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以“创生未来”创新创业训练营为主要平台,积极组织并推动各级各类双创赛事,致力于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学院将继续依托该训练营,持续深化科创育人成效,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全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一流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

杨博宁作经验交流

学生互动

周杰作总结发言

学生现场